html模版高德報告:近八成城市擁堵同比緩解 共享單車立功
新浪科技訊 7月24日下午消息,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裡雲、ofo等機構,正式發佈瞭《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國城市擁堵出現下行拐點,百城中近八成城市擁堵同比得到緩解。網約車新政作用和共享單車成為擁堵緩解的重要原因。

報告顯示,2017年度第二季度中國堵城排行榜在監測的100城市中,有77%的城市擁堵同比去年呈現大面積緩解,尤其老牌堵城北京、哈爾濱、重慶、深圳、青島、大連擁堵指數同比紛紛大幅度下降。北京和哈爾濱同比降台灣商標註冊幅超過5%。

擁堵緩解城市分佈圖

本季堵城TOP10榜單城市依次為北京、濟南、哈爾濱、重慶、廣州、呼和浩特、上海、長春、西安和石傢莊。榜單前十城市高峰平均擁堵延時指數同比下降瞭4.9%,擁堵降幅超過8%的城市達到15個,降幅最大的TOP3城市為:天津、青島、武漢。同時,長春成為本季首次進入前十的城市,也是TOP10中擁堵同比唯一上漲城市,其他9個城市擁堵同比均有下降。

此外,本季仍有23%的城市出現擁堵加重趨勢,擁堵加重的城市多是三線、四線的小型城市。其中,珠三角區域除廣州、深圳外其它城市擁堵紛紛有上漲趨勢。全國漲幅最大的TOP3城市分別是清遠、肇慶、香港,其中清遠擁堵漲幅達12.9%,漲幅最大。

報告稱,對於大部分城市擁堵緩解,有四方面因素:

原因一:網約車新政作用明顯 5公裡內駕車出行比例下降

從2016年10月開始,全國近百個城市相繼發佈網約車新政。隨即多個城市擁堵均有小台中商標申請類別幅下降,政策影響初顯。而伴隨今年網約車新政的逐步落地實施,城市內短途(5km內)出行比例也在逐漸下降,從2015年6月的57.1%逐步下降到目前的34.7%。

一線城市5公裡內出行趨勢

原因二:共享單車有效緩解城市大部分地鐵站周邊擁堵

共享單車的日益活躍,讓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再一次出現瞭改變。根據ofo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其投放量最大的前20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的交通擁堵呈現下降趨勢。共享單車對於城市交通擁堵的緩解效果明顯,深圳和天津獲益最大。而ofo主力投放運營的北上廣深,改變也尤為明顯。以北京為例,2017年Q2北京地鐵周邊早晚高峰整體擁堵程度相比去年有瞭明顯的下降,超6成地鐵站周邊擁堵情況有所緩解,整體擁堵同比下降瞭4.1%。

原因三:城市路網建設逐步完善 助力交通擁堵緩解

大批城市基礎建設竣工、地鐵開通、城市快速路開通等都對城市緩堵產生作用。報告顯示, 2016年年底,貴陽開通中環路,城市擁堵有瞭明顯變化。2017年第二季度出行高峰擁堵程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11%,擁堵排名也由之前的第7名下降至19名。

從中環路影響的區域擁堵上看,中環路相鄰的雲巖區、南明區,2017年第二季度高峰時段擁堵同比下降22.41%和18.96%,而花溪區擁堵同比下降10.62%。

原因四: 互聯網賦能交通管理成效顯現

經過近年來對互聯網交通管理的探索與發展,“互聯網+交通”模式在國內各城市猶如雨後春筍般全面鋪開。對比2016年與2017年兩年“互聯網+交通”城市指數可以發現,“互聯網+交通”模式在一線至五線城市均有發展,各地政府以及交通管理部門逐漸重視並積極推動交通智慧化發展。

各線級城市互聯網+交通指數變化

以哈爾濱和濟南兩地交管部門為例,近一年來推出多項措施整治交通擁堵。濟南的全市城區主要道路擁堵條數下降達24%,而哈爾濱也有48條街道的擁堵程度同比去年下降超過10%。(張俊)

申請註冊商標台中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qps918c9k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