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歷史文化景點散落老城區專傢呼籲整體包裝本土文化資源
原標題:把散落的“兩千年”串起來
南越王宮博物館。廣州日報記者王燕 攝
學生和傢長遊覽萬木草堂。廣州日報記者曹景榮 攝
千年古寺——大佛寺。廣州日報記者王燕 攝
廣東財政廳舊址。廣州日報記者黎旭陽 攝
廬江書院。廣州日報記者廖雪明 攝
萬木草堂。廣州日報記者王燕 攝
秦代造船遺址。廣州日報記者王燕 攝
廣州歷史文化景點散落老城區 專傢呼籲整體包裝本土文化資源
外地遊客對廣州的印象大多是美食?除瞭美食就隻有“長隆動物園、小蠻腰、珠江夜遊”?
昨日上午,記者瞭解到,現在很多外地遊客來廣州旅遊,無非就是直奔三大件——“遊玩長隆、看小蠻腰、夜遊珠江”,很少旅行團會組織遊客專門遊覽廣州城區的歷史文化古跡,這對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廣州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有文化旅遊的專業人士表示,廣州的歷史文化景點其實很多,但都散落在老城區裡,要改變這一狀況,亟須對本土的文化資源進行整體包裝。
文化遊受熱捧:
“本地文化遊既能學知識,又能讓心靜下來”
此次越秀區舉辦的公益旅遊活動,從8月5日開始至8月12日,主辦單位組織一個團進行遊覽,而活動參加人數到昨天共有400多名中小學生(包括部分學生傢長或老師)。活動中,參與者沿著北京路文化旅遊區“S”形精品旅遊路線,由萬木草堂出發,經過城隍廟、南越王宮署遺址、老字號一條街、千年古道遺址(千年古樓遺址)、大佛寺、千年水閘遺址,最後到達藥洲遺址,一覽北京路文化旅遊區的風採。
主辦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從7月下旬開啟報名開始,反響熱烈。來自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楊老師帶著9歲的兒子參與瞭活動,在遊覽時楊老師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每到寒暑假出外旅遊,不是去一些國內的著名景點,就是跑到國外去看異國風情,但基本都是看人山人海的景區或者燈紅酒綠的街區,十分浮躁,出外旅遊回來,除瞭見識一下也沒學到什麼。像越秀區這樣的專門遊覽歷史文化建築的旅遊活動,又有專業的導遊來介紹,不僅讓孩子們可以學到知識,還能把心靜下來。
“我和愛人是湖南人,在廣州生活也有十幾年瞭,平時工作忙,孩子放假的時候一般也是帶他到外地去旅遊,所以不要說是孩子,就連我們這些新廣州人對廣州的歷史文化都不大瞭解。比如這間萬木草堂,我今天也是第一次來,才知道原來跟康有為先生有這麼深的淵源。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裡有很多好的歷史文化景點,不需要長途跋涉跑到外地去看那些人山人海。特別是孩子們,先瞭解自己的城市,然後再去認識其他地方,這樣城市認同感會強很多。”楊老師說。
業內人士:
本地遊圍著三大件
專門文化遊還很少
作為此次公益旅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中國國旅(廣東)國際旅行社的市場推廣中心總經理李浪告訴記者,參與組織類似這樣的文化公益旅遊線路,他們公司還是第一次,但8天下來效果還是遠遠超出瞭預期,這說明本土專門的文化旅遊還是有市場空間的。不過李浪也坦言,現在旅行社組織的廣州本地遊的線路一般都是三大件——“長隆動物園、小蠻腰、珠江夜遊”,如果時間充裕,也會到西關那邊的陳傢祠走走,但專門的文化旅遊線路還是很少。
此次公益旅遊活動帶團的導遊譚志聰更是直言,外地遊客對廣州的印象無非就是美食,除瞭吃吃喝喝之外,就是花一兩天時間“遊玩長隆、看小蠻腰、夜遊珠江”,而專門到老城區來看文化的很少。不過譚志聰也表示,廣州老城區在一些硬件方面不大適合旅行團參觀,比如在北京路一帶,根本就找不到地方可以停放旅遊大巴,所以來老城區旅遊,比較適合自助遊,可以坐公共交通過來,但要讓老城區的外地遊客可以上規模,還是得接團。
不僅要為外地遊客服務 也要把廣州本地人留住
廣州除瞭美食,就真的隻有旅遊三大件?李浪對此是否定的,他認為廣州的歷史文化景點其實很多,但都散落在老城區裡,再加上前些年廣州在本土文化旅遊方面沒有集中進行推廣,所以才會造成外地遊客固有的印象。“如果要在全國各大城市來排名,廣州人在旅遊方面的支出絕對是可以排第一的,但廣州人比較喜歡往外面跑。所以,廣州本土文化旅遊亟須整體包裝,有關部門在對本土文化的旅遊推廣時,不僅要為外地遊客服務,應該也要把廣州本地人也留得住,這樣這塊市場蛋糕才可以做大。”李浪說。
對於廣州的歷史文化景點,《大美廣州》一書作者黃勇先生表示,對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廣州而言,如果隻是認識她美食與現代的一面,那確實是一個遺憾,廣州的大美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去重新認識並推廣。黃勇對越秀區此次推出的“S”形精品旅遊路線很是贊賞,認為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通過文化景點就把廣州兩千年歷史文化串起來,這一點也隻有在廣州城千年不變的中軸線北京路周邊才可以做得到。“不過,廣州本土還有很多很美的文化景點,真要認真地去看,可以組合為不同的文化專題的旅遊線路。”
黃勇表示:“目前,廣州在很多本土文化旅遊的硬件配套也還需要完善,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國內很多著名的景點,在門口外都會有導遊介紹的服務,遊客可以花錢買這樣的服務,也可以不要。目前在廣州很多的歷史文化景點,這方面還是有所欠缺。要使人們認識到廣州的大美,除瞭繼續深挖廣州歷史文化的底蘊之外,還要從整體上來運營考慮,這個單靠一傢公司,甚至一個區都搞不定。”
主題遊:
宗教文化線:
嶺南第一古剎光孝寺、因蘇軾題匾而得名的千年古剎六榕寺、珍藏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佛教聖地西來初地華林寺、中國第一座清真寺懷聖寺、嶺南歷史最悠久的道觀之一的三元宮、西關的千年道教古廟仁威廟、有著南漢二十八寺記憶的大佛寺、全球四大石構哥特式教堂之一的聖心大教堂。
歷史文化街區線:
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新河浦、恩寧路、文德路。
嶺南藝術線:
與粵劇文化有關的八和會館、鑾輿堂,與嶺南畫派有關的十香園等。
租界文化歐式建築:
到沙面島看各國不同的建築文化﹔甚至可以更加細分,如以廣州金融業發展軌跡為主題的,可以看寶生大押、東平大押、華貴路舊當鋪等歷史建築。
“S”形北京路文化之旅路線上的27個重點景點
南越王宮署遺址
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宮苑遺址,也是廣州2200多年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証。
秦代
造船遺址
建於秦始皇統一嶺南時期,為當時處在番禺(今廣州)的秦軍專門建造船隻的場所。
南越國
木構水閘遺址
為西漢南越國都城番禺城的排汲水利工程。是我國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木構水閘遺址。
藥洲遺址
五代南漢開國皇帝劉龑於此鑿長湖五百丈,湖中建洲以煉丹求仙藥,故稱藥洲。為南漢的皇傢園林。
拱北樓
遺址
建於唐天佑三年(906年),俗稱清海軍樓,作軍事崗哨用。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
北京路
千年古道遺址
遺址疊壓著唐至民國時期共11層路面。証明瞭廣州城中心始終位於北京路一帶沒有改變。
萬木草堂
建於清嘉慶九年(1804年),1891年康有為租借部分房舍作為講學堂,宣傳改良主義思想。
台灣商標申請 大佛寺
康熙三年(1664年)平南王尚可喜仿京師官式廟宇重建。大殿供奉三尊銅鑄大佛,故名大佛寺。
城隍廟
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為供奉守護城池神祇的壇廟。是明清時期嶺南最大的城隍廟。
廬江書院
又名何傢祠,是廣東何氏族人於清嘉慶十三年合建的宗族祠書院,方便本族子弟到省城應試。
廣東財政廳舊址
原為明清時廣東最高行政機構承宣佈政使司官署所在地。“中華民國”成立後建廣東財政廳辦公樓。
廣州市消防局舊址
原民國廣州市中央消防總所。1927年由當時廣州消防總署署長陳墨香參照英國消防樓設計籌建。
葉劍英商議討逆舊址
1922年6月,陳炯明公開叛變,葉劍英率海軍與叛軍作戰受挫後,與雲南講武堂同學在此秘密商議討伐陳炯明大計。
市立中山
圖書館舊址
由各地華僑為紀念孫中山而集資興建。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廣州市中山圖書館。
中華書局
廣州分局舊址
1912年中華書局創立,同年冬於廣州設分局。上世紀30年代初於原址重建。新中國成立後,由房管局代管。
商務印書館
廣州分館舊址
1897年2月,商務印書館創建於上海,廣州分館建於20世紀初。建館至今一直經營圖書業務。
新青年社
舊址
新青年社為《新台灣申請商標青年》的出版機構,1921年4月在上海被封閉後遷來廣州。
廖承志舉辦
新聞界招待會舊址
1938年,國民黨強令《新華日報》停刊三日。之後,廖承志以《新華日報》廣州分館名義,在此召開新聞招待會。
太平館
徐老高原於清咸豐十年在南關太平沙開業,是廣州最早的西餐廳。
東江縱隊
交通站舊址
1942年6月,中共黨員鐘國祥與東江遊擊部隊派來的楊和取得聯系,並建立交通聯絡站。
李佔記鐘表鋪
創始人李蘭馨於1912年起先後在香港、廣州、澳門開設鐘表行,以擅修名貴高檔表著稱。
華商報廣州
辦事處舊址
《華商報》於1941年4月在香港創立,1946年3月在台灣註冊商標此設廣州辦事處。
“府學雙泉”
古井
位於古代番山東南角廣州府學宮後面,因井底有兩個活泉眼得名。
陳李濟
歷史上是與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餘堂三足鼎立的南藥代表。
老字號
一條街
街內聚集瞭太平館、新華書店、潮州會館、皇上皇等眾多老字號企業。
惠福
美食花街
因與教育路、西湖路春節花街比鄰,加之匯聚瞭眾多東南亞美食而得名。
昌興街
街內曾經商業貿易繁華,也留下瞭許多近現代歷史革命印跡。
(林洪浩)
延伸閱讀:56處文物景點將修復蘇州16個景點上調旺季票價 拙政園調至90元廣州旅遊業需發揮比較優勢老城區散落著許多火災記憶二手房成交熱 租房市場冷清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留言列表